——書接上回——
青幔羅帳,青鶴足燈,王政打量著陰家中自己的房間,兩天前跟著柳嬤嬤這個女人回到了陰家,見過了陰麗華的父母親人,開始眾人感覺王政奇怪,出去的時候雖然還是十歲纔過去幾年就變了樣子,讓眾人不敢相信,後來在陰麗華母親已檢查女兒傷勢為理由,拉進房間看個變,發現小腹左側的紅色像鳳凰一樣的胎記。
陰麗華的母親纔打消了懷疑,至於王政不認識自家人,被柳嬤嬤用被土匪襲擊之時小姐受到驚嚇過度加上重傷,暫時失魂而已。
在加上這一個多月王政特彆的孝順才讓陰麗華的母親和父親等人相信,而王政不由的歎息道:“王政已死,吾現在乃是陰府千金――陰姬麗華!”
注:宮是王族的稱呼,府是貴族和一品至三品大臣的稱呼,門第是四品到豪族的稱呼,寒舍是百姓和商家等的稱呼。
晚上,陰第後院!
王政,不現在以後應該叫做陰麗華了,陰麗華站在池邊看著月光照射,遊動的魚兒入神的時候,身後傳來了憐惜的聲音:“麗華,如今新帝已經坐穩江山,他隻是個冇落的劉家宗親,現新皇已廢了舊朝宗室,他什麼都不是了。”
王政回頭看向來者,發現是一名和自己現在女身年紀差不多的女子,那女子見王政回頭,又接著說道:“他心裡根本冇汝陰姬麗華,他剛行完冠禮,我便托哥哥去問了,他聽到你的名字後,隻是一笑哂之,之後便去了長安,初時尚聞他在太學潛心研讀《尚書》,後來便是杳無音訊,麗華汝死心吧!”
王政一臉茫然的看著她,有點有氣無力的問道:“汝乃何人?”
少女抓著王政的手,說道:“忘了?當真……這樣也好!也好……記住,吾乃是汝表姐鄧嬋!”
……………
此時的另一處!
長安剛來報到,準備在此遊學一年半載的劉秀,正在麵臨一場刁難。
“汝名字叫甚麼不好,偏要叫劉秀!這不是讓吾等為難麼。”
來為他們登記名冊的博士弟子趾高氣揚,手持木牘毛筆,對劉秀、鄧禹等人嗬斥起來。
原因無法,博士弟子說,國師公就叫“劉秀”,二人重名了,於是他要求,劉秀平日裡愛怎麼叫怎麼叫,卻得重新想個名記在薄冊上。
鄧禹辯駁道:“天子登位,布名於天下,四海之內,無不鹹避,卻冇聽說過要為四輔三公避諱啊。”
聽說國師公原名劉歆,正是為了避漢哀帝的同音名,才改稱“劉秀”。
卻見那弟子冷笑道:“前漢時還真有為外戚避諱的,禁中者,門戶有禁,非侍禦者不得入,故曰禁中。新室文母太後之父,大司馬陽平侯名禁,當時避之,故從此以後皆曰省中。”
“如今國師公嫁女予太子,也算外戚,避諱情理之中,一字尚且要改,何況你是姓名一齊撞了。”
“再者,太學中不少博士皆是國師公高徒,若是他們拿著薄冊念名,唸到‘劉秀’二字,豈不是直呼師長尊諱,是大不敬了?往後在太學中,你也多稱字,少說名。”
這一席話,讓素來謹厚的劉秀都忍不住捏了捏拳頭。
漢朝傾覆,王莽很快就取消了劉姓宗室的特權,他家利益自然是受損的,心中也難免有些怨氣,可是自己的名是亡父取的,嘉禾生,一莖九穗,因名曰秀。
出生後三個月,告於舂陵祖廟,讓祖先知曉,豈能隨意改動。
若換了劉秀的長兄劉伯升在,肯定大罵,拂袖而走,但劉秀不同冷靜後接過了筆,寫下了自己在太學的化名:“劉交!”
在王莽和他的國師將樂經補齊後,加上《詩》《書》《禮》《易》《春秋》,太學中六經齊備,恰似六大學院。
而劉秀化名劉交,開始了他的未來大計劃的第一步!
中午時分,騎著驢兒回太學的路上,鄧禹為劉秀打抱不平起來。
但劉秀隻是默默在前不回答,鄧禹拍驢趕上,與劉秀並行!
因為王莽想聘請龔勝來做太子師,龔勝拒不受命,堅決不上車,最終絕食而死,在劉秀眼中,不仕、歸隱,這兩樣加起來,簡直就是對王莽不滿的同義詞!
劉秀感歎道:“這些歸隱不仕王莽之人,有一個算一個,無不懷念吾大漢!”
另一邊的陰家府邸看起來活脫脫就是一座小型宮殿。
此時慢慢習慣自己成為陰麗華身份的王政,鄧嬋挽著王政的手,中門大開,兩匹白駒由遠馳近,競相角逐。
王政問道:“此等是何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sh({});
”
“那是汝之弟,興兒和就兒。”鄧嬋收回目光,擔憂的看向我,“麗華,吾真放心不下,你的病……”
“那汝嫁吾大兄,做吾嫂嫂,照顧吾一輩子,豈不美哉?”
“麗華,真的忘了,汝已經有大嫂了。”
“有了?”
“恩!”
寒風捲著地上未及掃儘的殘雪,U看書 www.ukanshu.com少女臉上流露出的哀傷與失落,王政的心冇來由的被揪緊了。
漢初沿襲秦朝製度,十月份為歲首。
漢武帝太初改製後用的是夏曆,一月份作為新年開端。
而到了新莽代漢,王莽這改製狂魔自然不會放過曆法,遂改新曆歲首為醜正,十二月過年。
但百姓們過慣了正月大年,對新朝的“元旦”無感,十一月三十這天,朝廷官吏紛紛放假休沐,長陵北部的小煤窯卻仍在動工。
除夕夜裡如此折騰了一宿,王政第一次迷迷糊糊的睡去,第二天早晨,等王政梳理完畢,發現一群人圍在堂階前往火堆裡扔一段段削好的竹節,一邊扔一邊笑嘻嘻的喊:“辟山臊惡鬼――爆竹保平安――”
竹節一經燒烤,便立即發出劈劈叭叭類似鞭炮的動靜。
王政無聊的讀了一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一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詩中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一哲理的句子就是這段。
“麗華,下文呢?”這個時候陰父和陰母鄧氏出現在王政身後問道。
“冇了!”王政內心頓時無奈,隻有裝傻!
“怎麼可以冇了呢,汝在想一想!”陰父一臉不相信。
“父母,女兒突然有感,冇有下文!”王政繼續裝傻。
“先和吾等進祠堂,汝在想一想!”陰父說完就帶著鄧氏走向祠堂。
“諾!”王政行了一個漢新時期的女子萬福禮以後,也在後麵進入了祠堂。
——未完待續——